電音三太子蒞校演講與舞蹈示範教學

課程大綱介紹

各位許修本課程的同學,茲將本學期授課大綱簡表放上來給大家參考,讓大家更有方向感,有任何問題,請記得上課時要舉手問,不要害羞,下了課也可以到網站上面來問我喔~~

第一週:課程內容與評量方式介紹
第二週:台灣神淹腳目專題1:台灣人多神信仰文化之形成與發展
第三週:台灣神淹腳目專題2:台灣神祇的種類介紹
第四週:台灣神淹腳目專題3:溫柔的海神---媽祖信仰文化
第五週:台灣神淹腳目專題4:漂流的王船---王爺與瘟神的關係
第六週:台灣音樂思想起1:1895~1945年代的傳統與新變
第七週:台灣音樂思想起2:1946~1980年代的混血與轉型
第八週:台灣音樂思想起3:1981~現在--台語歌的新風貌
第九週:期中考試
第十週:台灣音樂思想起專題演講:簡上仁教授專題演講---台灣民謠音樂文化之特色
第十一週:台灣俗語專題1:青春少年時---戀愛、結婚、娶妻生子
第十二週:台灣俗語專題2:行踏社會路---行業、賺錢、人際關係
第十三週:台灣俗語專題3:美醜沒得比---長相、年紀、命運好壞
第十四週:台灣俗語專題演講:簡榮聰教授專題演講:台灣漢人新年習俗--探索台灣新年歌
第十五週:台灣布袋戲專題:布袋戲的源流與發展--校外參訪:雲林縣霹靂布袋戲攝影棚
第十六週:台灣陣頭文化專題:電音三太子的發展---游忠斌老師演講及示範
第十七週:期末分組報告
第十八週:期末分組報告

請大家記得每週都要上來下載最新講義喔!!



2009-12-14

台灣民俗與文化精粹選輯:家中到處都有「神」?

臺灣家堂中的神畫,繼承了福建的鄉風,在左右對聯中間,左 邊大幅的是諸神畫像,右邊小幅上寫「祖德流芳」和「福」字代表 祖先畫像,下面的長條几專名為「佛公桌」,几上左邊供神龕,右 邊供祖先,龕前則是大大小小的香爐,兩邊是明角罩子的燭臺之類 。這正中大小兩幅神畫都可現成買到,春節前後大量供應,有畫的 、印的,格調同於年畫,俗氣在所難免,但決不能有錯。在大幅神 畫中的神共有五位,作牙牌么四形,頂上是觀音,其次是左關帝右 媽祖,再其次是左灶君而右土地,因此這「家堂五神」,應是天公 之外,在臺灣民間信仰上最普遍而深入的。




(一)觀音



本是佛教之神,全名為「觀世音菩薩」,其造型本 為男形,敦煌壁畫中的觀音就有兩撇青青的小鬍子,但是《妙法蓮 華經》說觀音有三十二應身,因此也可以化作婦人形來普度世人, 於是民間就有觀音是印度妙藏王的三公主妙善之說。從前婦女都要 受纏足之苦,於是對祂的一雙大腳羨慕之餘,也有七世修來的俗說 。神畫中的觀音造型通常是白衣、赤足,趺坐蓮花臺上,左善財、 右龍女侍立,背景為竹林、山岩,山岩上還有「南普陀」三個字, 此使在福建廈門的南普陀香火不遜於舟山之普陀。



民間多稱觀音為「觀音媽」,據說觀音菩薩與觀音媽不同,「 媽」是可吃葷的,故平時均用牲醴來祭祀。除家堂奉祀之外,觀音 廟也很多。



(二)關帝



奉祀關帝的廟稱為「武廟」,與孔子的「文廟」對 稱,祂有協天上帝、伏魔大帝、文衡帝君、關夫子、山西夫子等不 下十餘個稱號,早已脫離《三國志‧關羽傳》記載的原始形態,而 昇格為具有廣大法力的神明,至少在明末及清初就已如此。在臺灣 民間的信仰上,關帝是佑人發科甲的文神,與文昌、呂仙、朱衣、 魁星合稱為「五文昌帝君」,舊時讀書人多祀之;此外,祂又是佑 人發財的財神,因其有桃園三結義的故事,合夥的商家奉祀祂;在 佛教寺院中,祂又是與韋陀對立的護法神,左韋陀而右關帝,一執 杵而一執大刀。神畫裏的關帝造型非常傳統,赤面長鬚,幅巾綠袍 ,坐觀春秋,背後緊靠著兩個從神:關平、周倉,關平捧著大印, 周倉捧著青龍偃月刀。除家堂奉祀外,關帝廟在臺灣各地也很多。



(三)媽祖



其來歷見前「媽祖與水仙」,在臺灣的媽祖廟很多 ,外島的馬祖、馬公等地名且以媽祖廟而得名。舊式的航海船隻上 ,必在船中最高的地方造媽祖堂,臺灣的媽祖神像,用這種方式造 的也很多,廟裏的媽祖神像雖同是從福建來的,卻會因來的地區不 同也在稱謂上有所區別,如湄州媽、銀同媽、溫陵媽等,但對奉祀 在家堂神畫中的媽祖,則從來沒有名稱之爭。



(四)灶神



據《禮記》的說法,灶神應該是祝融,想是先民在 紀念開始用火以造飲食的人,故祝融同時亦是火神。而後有關灶神 的傳說越來越多,流傳比較廣的是張單,已完全變成一個專門搜集 一家一戶的陰私,然後向玉皇大帝打小報告的傢伙,是個駐家特務 神的可鄙角色,人們對這種卑鄙小人是深惡痛絕,但在行動上卻從 不敢得罪,甚至還得討好祂,於每年臘月廿三日祭灶時,要供上許多 糖瓜,糊住了灶王的嘴,讓祂只能說些甜言蜜語。舊時的灶王供奉 在灶間,終年被煤煙薰染得漆黑,故灶君亦稱「皂(黑)王爺」, 而閩、臺地區的灶君因是畫在家堂神畫中,故祭祀和送灶均在家堂 舉行,而且神畫中的灶君有一定的形制:單身、面白、無鬚,手執 如意,頭上頂灶司冠,身上的上衣下裳則純粹是漢代的形制。



(五)土地



土地的來歷實則綜合了古代君主所祭的「天、地、 社、稷」中的地祇和社、稷之神,八蜡中之「先嗇」、「田畯」、 「坊」、「水庸」之神,共工氏之子「后土」以及五祀的「中霤」 。全國的「土地」都是一位白鬚、白髮、笑容可掬的老人形狀,穿 著像是個老員外,多是成對的,在右邊有個土地婆婆,有些土地公 的神像邊,還會塑著一雙老虎,這隻老虎據說也能為民除害。全國 各地以土地廟最多,有極大的也有極小的,且在土地廟裏還有個官 銜稱「福德正神」,俗以陰曆二月初二、十二月十六日為土地公生日 ,家家設祭,並做「頭牙」、「尾牙」。家堂神畫中的土地公也像 老員外坐著,手裏捏著一隻元寶,但一定是單身,據說是怕有了土 地婆會使土地公因而小氣,少賜福德。在祭宗祠、掃墓、破土等祭 祀開始之前,也總要先祭土地公,稱為「祀后土」,今臺灣墳墓旁 邊也往往有個「后土」或「福神」的石碑。
 
資料來源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9112103464

0 回應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