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閩南諺語為民間文學的一種,所謂民間文學又可稱做「口頭文學」或「口傳文學」,由眾人以口頭的方式傳播創作,而且會隨著時間、人物、地點、風土民情等有不同的變化,另外,諺語還具有娛樂性、教育性、歷史性、社會性、不同於書本的另類知識及本身的民俗文化意涵等等。台灣閩南諺語的形成從先民來台開墾開始,台灣閩南諺語的產生常常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、經濟情況、思想信仰等,起初只有口頭上的流傳,並無文字記載的紀錄,後來藉由口傳引述廣為流傳,才有文字方面的敘述,增加諺語流傳的速度,但也因時間、因地點、因人物而有所差異,故諺語語句無法確實知道真正作者或由誰開始,況且歷經長久歲月後,實在無從考證。
若以台灣閩南諺語的空間背景來探討,則分為兩部分,其一為來自閩粵地區,其二為台灣本生所產生。來自閩粵地區的諺語多出自於典籍、詩、歷史事件、小說、民間故事、傳說、佛家語錄、民間俚語等,而台灣產生的諺語出自歷史事件、民間故事傳說、民間俚語。 若以時間背景來看,就如廖漢臣先生所述:「諺語是人類社會一代一代傳遞下來得集體創作,所以不容易知道某一句諺語,是在某一時代產生的。不過,可以這樣說:台灣的原住民山地同胞,漢人,即現在的客人和福佬人的祖先,是從閩南兩地遷移而來的。而且根據可靠的記載,漢人的住定,始於明朝嘉靖年間前後;直至荷人據臺後,漢族始增至兩三萬人。由此可知最初的台灣諺語,是自這時代的漢人輸入而來:經過兩三百年的過程,經過幾多的演變,留下一部分適應台灣的實際生活和後來新產生的混在一起,而構成今日的台灣諺語。」
0 回應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