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音三太子蒞校演講與舞蹈示範教學

課程大綱介紹

各位許修本課程的同學,茲將本學期授課大綱簡表放上來給大家參考,讓大家更有方向感,有任何問題,請記得上課時要舉手問,不要害羞,下了課也可以到網站上面來問我喔~~

第一週:課程內容與評量方式介紹
第二週:台灣神淹腳目專題1:台灣人多神信仰文化之形成與發展
第三週:台灣神淹腳目專題2:台灣神祇的種類介紹
第四週:台灣神淹腳目專題3:溫柔的海神---媽祖信仰文化
第五週:台灣神淹腳目專題4:漂流的王船---王爺與瘟神的關係
第六週:台灣音樂思想起1:1895~1945年代的傳統與新變
第七週:台灣音樂思想起2:1946~1980年代的混血與轉型
第八週:台灣音樂思想起3:1981~現在--台語歌的新風貌
第九週:期中考試
第十週:台灣音樂思想起專題演講:簡上仁教授專題演講---台灣民謠音樂文化之特色
第十一週:台灣俗語專題1:青春少年時---戀愛、結婚、娶妻生子
第十二週:台灣俗語專題2:行踏社會路---行業、賺錢、人際關係
第十三週:台灣俗語專題3:美醜沒得比---長相、年紀、命運好壞
第十四週:台灣俗語專題演講:簡榮聰教授專題演講:台灣漢人新年習俗--探索台灣新年歌
第十五週:台灣布袋戲專題:布袋戲的源流與發展--校外參訪:雲林縣霹靂布袋戲攝影棚
第十六週:台灣陣頭文化專題:電音三太子的發展---游忠斌老師演講及示範
第十七週:期末分組報告
第十八週:期末分組報告

請大家記得每週都要上來下載最新講義喔!!



2009-10-29

本學期系列演講者介紹:簡上仁音樂博士

簡上仁 台灣囝仔歌守護神

張倩瑋
2004/12/28 第457期

簡上仁認為唱歌謠就像學習母語,可以從中發現俚語樂趣,而且藉由台灣歌謠,可以讓孩童體會到老祖先的生活智慧。
民謠是一種代代相傳,有著歷史意涵而能反映時代背景的一面鏡子,紀錄著不同時空裡,不同地區、不同族群的思想、信仰、情感、風俗等生活內涵,並顯現當時的社會現象、經濟發展。然而,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,經濟發展的腳步快速,文化資產反倒是逐步地消逝。雖然如此,在台灣還有一位民俗音樂家,他的創作喚醒四、五年級生沉睡已久的記憶,掀起似曾相識的回憶,並還給青少年與兒童應有的童知、童趣,他就是堅持自我理想的歌謠音樂創作家簡上仁。

為正月調配曲 獲首屆金韻獎

一個在大學教育中學財稅的人,要和參與音樂創作聯想在一起,可說是毫不相干,更不用說獲得民俗音樂薪傳獎了。簡上仁就是一個不折不扣從零做起的音樂家,今年已五十六歲的他更是以此為傲的表示,四、五十年前的台灣,人民生活貧瘠,唸書就是為了出社會時能掙得一份好工作,因此鮮少有人能依循個人的性向發展。這對藝術領域有天分的簡上仁來說,為了生活屈就現實,但仍不放棄一生的職志。

熱愛音樂的簡上仁在大學時代就自組樂團,大多唱些西洋樂曲,偶有以現代音樂表現台灣民謠。大三升大四那一年是他人生的轉捩點,經常在晚會活動表演的他,有一次,表演結束後回到家,他在夜深人靜時思考著未來的出路,簡上仁憑著他對音樂的執著,決心朝音樂之路邁進。他自認為沒有成為影歌星的要件,而且既然要做就要做跟別人不一樣的音樂,所以大學畢業後簡上仁考上公職,利用業餘的時間創作歌謠。

民間流傳著一首年節唸謠「正月調」,「初一早,初二早,初三睏到飽......」,一九七七年,簡上仁為這首傳統唸謠配上曲子,獲得第一屆金韻獎作曲獎。此後,他認為,既然要發展民謠,走上創作一途,就要在音樂領域中具有說服力,沒有接受過正統音樂訓練的簡上仁以土法煉鋼的方式,花了三年的時間考上師大音樂研究所碩士班,並於一九八三年成立「田園樂府」。

成立田園樂府 要走鄉土之路

強調堅持就是一種美的簡上仁認為,只要是對的事就要去執行,就像創作台灣歌謠一般。他沉浸於對台灣鄉土音樂的研究,但總覺得,一個人單打獨鬥、一把西洋吉他,不足以呈現台灣民謠之美,對於氣勢磅礡的音樂也較難以表現,而成立田園樂府。這是一個由笛子、胡琴、鑼鼓、絃樂器、鋼琴等組成的樂團,成立至今,從都市到鄉村,從音樂殿堂到廟口野台,從國內到國外,都可看到田園樂府的表演,演出場次更是超過四百場。簡上仁強調,早期台灣文化總是受到壓抑,所以他堅持樂團要走在鄉土的土地上表演,讓台灣成為一個鄉土音樂的大家庭。

簡上仁創作了許多富有鄉土情感的歌曲,有全新的創作,有的源自於民俗唸謠和童謠,加以重新填詞編曲,賦予這些歌曲新的風貌。他認為,鄉土音樂富有台灣特色的原因來自於,創作者從小與土地培養深厚的情感,而發自內心所展現出來的生命力,然而,受限於正統音樂與自認為專家建立起的地位,讓台灣的特色無法融入台灣的音樂。簡上仁表示,台灣主體特色不只是存在於精神領域,要能發展到有能力與外國音樂做交流,足以資源分享。

簡上仁常常到國外參加音樂研習與演出,體驗各國文化之美,也因此感受到台灣音樂的弱勢,他認為,台灣音樂發展要有台灣自主精神與主體地位,才能在國際音樂領域上與他人平起平坐。

許多透過學校正規音樂教育出身的音樂家,會以學院派自居為正統,然而,他們因為受到西洋音樂的教育,所以會以西洋音樂的價值觀來看待台灣音樂。簡上仁表示,這是兩種深層內化、特質不同的音樂,不能等同視之。來自台灣的音樂家,以國際音樂語法來做台灣音樂,表現出來的內涵,不是台灣音樂的特質,所以簡上仁強調,台灣要在國際音樂上展現一席之地,必須發展自我特色,從小教育扎根,但是這種觀念仍然缺乏。

進行田野調查 帶動母語訓練

早期台灣社會較為貧苦、戒嚴時期政府對文化的不重視,對母語、文化政策的限制,使得台灣文化缺乏對鄉土發展的空間,因而少有人做研究。簡上仁表示,歌謠的創作若要能呈現台灣的鄉土精神,便要深入地研究,強調做台灣文化音樂,要從台灣的民俗、文化、歷史中琢磨,就像他著手進行田野調查,取得一手資料,另一方面從歷史文獻上做取捨。

簡上仁認為,把自己丟到歷史的過去,在歌謠創作的內涵上方能不失傳統的養分,並富有歷史精神。在歌謠創作領域打滾二十多年的他,創作靈感已到信手拈來,俯拾即是的境界,舉凡文化的研究、推展、傳授到創作、演唱,他都親自參與。直到近幾年,鄉土文化在政府的推展下,漸漸被重視,才有越來越多人投入鄉土文化的研究,使得鄉土文化得以抬頭。不少文化界人士投身鄉土研究,使得簡上仁的表演空間被壓縮,轉而投入教育的傳承。

簡上仁說,經過研究分析,若能符合鄉土特質的素材與音樂結合,有助於鄉土教育的扎根,就像古人說的,「樹頭若顧乎栽,就不怕樹尾做風颱」的道理相同,雖然台灣音樂教育的人才很多,但熟稔的人並不多,因此,師資培育的工作不可怠慢。

有些人質疑鄉土教學、母語訓練和歌謠的關係,簡上仁舉出國際間赫赫有名的理論表示,高大宜、巴爾特克音樂教學法中都重視母語、鄉土音樂的採集,高大宜音樂教學法更認為,應該讓孩子透過學習鄉土音樂發揚國際,這對兒童的教育影響最為深刻。由此得知,發揚鄉土音樂很重要的一個環節,就是母語的訓練,簡上仁表示,剛出生時,父母親都會教小孩說,叫「阿公」、「阿嬤」,從學習叫「阿公」、「阿嬤」的音調中,我們就已經在學習音層的跳動,台灣語言是屬於聲調性語言,因此,語言的聲調與歌曲的音調關係緊密,從歌謠的學習更可帶動母語的訓練。

累積生活經驗 才能譜好歌詞

台灣民謠的價值不只在教育層面,仍富含文化意義,簡上仁認為,唯有恢復母語教育,台灣的諺語、歌謠、戲曲才不會跟著消失,台灣的古文化也才得以流傳,畢竟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。就音樂性來說,唱歌謠就像學習母語,可以從遊戲歌中的「七坐、八爬、九長牙......」,發現俚語樂趣。簡上仁強調,孩童就像一張白紙,還是應該給予他們最單純、從台灣土地生根的文化、藉由台灣歌謠,體會老祖先的生活智慧。

簡上仁進一步表示,對兒童來說,童謠可以帶來童知與童趣,例如,「螢火蟲」為何叫做「火金姑」?從歌詞中就能感受先人走過的足跡,而愛上這塊土地,然而,台灣歌謠必須提高水準,才能好的歌詞無法創作、流行。不過,簡上仁坦言,台灣歌謠創作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填寫歌詞,這是台灣歌謠沒落的真正原因。如何創作歌詞?到現在台灣仍然沒有人用嚴肅的心情、態度來研究台灣歌謠,所以在學術上仍然沒有建立起來。

簡上仁強調,好的歌詞創作必須從小時候的生活經驗累積,所以真正的扎根就要從學校教育做起,才不會讓台灣歌謠消失;簡上仁表示,社會教育也是需要重視的一環,它雖然不如學校教育一般有系統地傳承,但藉由社會教育的傳播,可以讓不同年齡層的人接觸到台灣民謠、學習台灣民謠、認識台灣民謠。簡上仁希望能發展出類似朱宗慶打擊樂團的組織,兒童合唱團吟唱台灣童謠到社區媽媽的台灣民謠,落實文化教育的扎根工作。


簡上仁小檔案
生於一九四八年,嘉義縣大林
學歷: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碩士、英國雪菲爾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
經歷:致力台灣本土音樂之採集、整理、創作及推展工作不遺餘力。
現職:中山大學、國立台北師院等校兼任教授、田園樂府團長
獎項:曾以「台灣的囝仔歌」專輯獲「金鼎獎優良唱片獎」、二○○二年獲廣播金鐘獎,「非流行音樂節目獎」及「非流行音樂主持人獎」、二○○四年獲文化總會頒發之薪傳獎等。
出版品: 著有《台灣鄉土兒歌合唱曲集》、《台灣音樂之旅》等專書,與《咱兜》、《台灣的囝仔歌》、《簡上仁的音樂之旅-台灣的歌‧阿仁的故事》等曲作、演唱專輯。


以上資料引自http://www.newtaiwan.com.tw/bulletinview.jsp?bulletinid=21121




簡上仁,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,英國雪菲爾(Sheffield)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。現任國立清華大學;台北、台中、新竹教育大學;中山大學等校兼任副教授,田園樂府團長(成立於1983年)。
經歷:
致力台灣本土音樂之採集、整理、創作、教育、推展及演出工作三十年。曾獲得之重要獎項如下:
1987 台灣省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,台灣省政府
1990 優良唱片金鼎獎獎(「台灣的囝仔歌」一套三片),行政院新聞局
1990 職業成就獎,台北市西區扶輪社
1991 關懷台灣人文社會貢獻獎,美國紐澤西關懷台灣基金會
1992 表揚宣揚台灣鄉土文化獎,台北市信義扶輪社
1994 嘉義中學傑出校友獎,國立嘉義中學
2001 第廿四屆中興文藝獎章音樂獎,台灣省文化協會
2001 中華民國廣播金鐘獎「非流行音樂節目獎」,中華民國廣播協會
2002 中華民國廣播金鐘獎「非流行音樂主持人獎」,中華民國廣播協會
2004 第十一屆全球華人藝術文化薪傳獎,中華民國青商總會
2007 鳳山高中傑出校友獎,國立鳳山高中

研究領域:
台灣通俗文學、台灣民間文學、台灣歌謠史、台灣歌謠與文化、台灣歌謠的賞析與創作、台語語言聲調與音樂的關係及應用、台灣俗諺語、田野調查與民間文學採集、台灣傳統戲曲、民族音樂學、社會音樂學
著作:
1.最近五年內學術著作
2009 《綠島民間歌謠》,台東縣政府(文稿及錄音片已送交台東縣文化局,並付印
中)。
2008 《Voices of Eternal Spring: A study of the Hingcun diau Song Family and Other Folk
Songs of the Hingcun Area, Taiwan》,Department of music, University
of Sheffield,博士論文。
2006 《語言聲調和歌曲曲調的互動關係-以台灣福佬語為例(The Interaction between
of Language Tone and Song Tune)》,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(The Fifth
International Junior Scholars’Conference on Sinology),私立輔仁大學,台灣台
北。
2005 《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Taiwanese Folk Songs(台灣民歌的重建
與再生)》,ICTM第38屆世界民族音樂研討會,英國雪菲爾(Sheffield)。
2004 《Hingcun diau- A Living Tune of Folk Song in Taiwan(一首充滿生命力的台灣民
歌— 恆春調》,CHIME第九屆國際民族音樂會議,法國巴黎。
2.過去著作
(1)專書
《台灣的傳統音樂》,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,2001.12。
《台灣福佬語語言聲調與歌曲曲調的關係及創作之研究》,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
司,台北市,2001.2月。
《台灣鄉土兒歌合唱曲集》,台北縣立文化中心,1999.6。
《老祖先的台灣歌(台灣福佬系民謠)》,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策劃(漢光
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),1998。
《台灣的囝仔歌》一套三冊,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,1996.5,二版一刷。
《陳冠華的台灣福佬民間音樂》,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,1992.5。
《台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》,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,1991.9。
《台灣音樂之旅》,自立報系出版部,1988.6。
《心內話—台灣愛情詩歌選輯》,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1988.12。
《說唱台灣民謠》,作者出版,1987.6。
《台灣民謠》,台灣省新聞處,1983。(眾文圖書公司,二版五刷,2000.6)。
《台灣民俗歌謠(與林二合編)》,1977,眾文圖書公司。
(2)有聲出版及作品演出
《簡上仁的音樂之旅—台灣的歌•阿仁的故事》,2000,高雄市音樂館;2002台東
縣文化中心。
台灣兒童歌唱小劇「鯽仔魚•欲娶某」》,台北縣文化基金會、縣政府及台北市社教
館,1998.11~12。
《台灣鄉土兒歌合唱曲集》CD,台北縣政府,1996.6。
《台灣鄉土兒歌合唱曲集》曲集作品,台北縣立文化中心,1996。
《咱兜》曲作•演唱專輯,飛碟唱片公司,1994。
《台灣的囝仔歌(一)、(二)、(三)》,飛碟唱片公司,1990。
《鄉土新聲》,四海唱片公司,1984。
《親情與鄉情》曲集作品,長橋出版公司,1982。
《拾回失落的聲音》演唱專輯,長橋出版公司,1982。
《當代鄉土歌謠》曲集作品,金聲唱片公司,1982。
《童年的回憶》專集唱片,洪建全文教基金會,1981。
《台灣年俗歌謠》系列組曲,新格唱片公司,1978。

0 回應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