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媽祖繞境的科儀起源於台南,信仰中心係台灣祀典台南大天后宮,由於台灣府城是清代最早開放的港口,也是台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重鎮,主持大天后宮廟務的三郊集團,以航運貿易主控經濟活動,串連台灣島內各港埠,並藉媽祖信仰的分香,維繫各地郊商社團的情誼,以致大天后宮的香火隨著經濟圈的發展而建構出廣大的媽祖信仰圈。因此,每逢媽祖聖誕,各地分香的廟宇及社團就到台南大天后宮來進香,形成媽祖繞境的活動。其中,最著名的就是北港媽祖到台南繞境的活動,據考證起源於嘉慶年間,至道光年間已成台灣最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。依據臺灣兵備道徐宗幹記載:「壬子(咸豐元年,一八五一年)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神誕,前期,臺人循舊俗,迎嘉邑北港廟中神像至郡城廟供奉,並巡歷城廓內外而回。焚香迎送者,日千萬計。」依舊俗,北港媽祖每年三月十四日必起駕至府城,沿途經朴子、鹽水、新營、下營、善化、永康等地媽祖廟,至三月十七、十八日由台南各廟出轎陪同巡行府城各境,十九日再循原路回北港廟,共歷八天七夜,護送者蜂擁,達數十萬人,這是清代至日治初期台灣最大的媽祖繞境科儀。惜大正四年(一九一五)因故中斷,台南各廟乃集資雕刻「鎮南媽」神像,並舉辦迎媽祖活動,此時媽祖繞境改由大天后宮主辦,並展現出新的風貌,盛極一時,此時由各商團製作五光十色藝閣、旗幟、陣頭,炫煌於道,俗諺有云「台南迎媽祖,無旗不有」,其規模之盛,聞名全台,各地從而效之。
北港媽祖繞境
北港朝天宮創建於康熙33年(西元1694年),由樹璧和尚從湄洲朝天閣奉媽祖像到笨港(即今北港),結果被當地居民留住,因而建廟供奉,後來演變為現今的朝天宮,現為二級古蹟。殿內供奉的媽祖像有三十多尊,全台許多媽祖廟都是由朝天宮分靈出去的。
「北港媽祖繞境」又名「北港迎媽祖」,在日治時期(西元1895~1945年),號稱全台二大祭典之一(另外一個為台北大稻埕迎城隍)。以笨港溪為分界,分為南街與北街,19日上午「南巡」遊行南街一帶,20日早上則「北巡」繞行新街地區;每天下午和夜間繞行北港鎮內的各個街巷。繞境隊伍規模十分龐大,有陣頭、藝閣、花車和成千上萬的隨香隊伍,行列長達四、五公里;其中藝閣數量之多堪稱全台之冠。
北港媽祖繞境最主要的特色在於「炸轎」,又名「吃炮」,為全台三項以「鞭炮」聞名的活動之一(其二為炸寒單爺,寒單爺是位武財神。
和鹽水蜂炮)。當繞境的神轎出現,兩旁的商家住戶便會將堆積如山的鞭炮放在轎底點燃,頓時炮聲隆隆,火光四射,這是信徒作為歡迎的重要儀式。
大甲媽祖遶境
大甲鎮瀾宮建於清雍正8年(西元1730年),當時是由福建省莆田市湄洲人氏林永興,為求海事順利而自湄洲媽祖廟奉請來台;來台後香火鼎盛,於是在雍正10年(西元1732年)興建小祠。到了乾隆35年(西元1770年)時,改建為「天后宮」。乾隆52年時(西元1786年)將廟宇重建,由大甲「分司誠夫」宗覲庭及同鄉信徒等獻地重建,並同時正式定名為「鎮瀾宮」。民國77年(西元1988年)以前,鎮瀾宮出巡進香活動都是前往北港「朝天宮」,後經鎮瀾宮董監事會決定,即年起改往嘉義新港「奉天宮」,活動名稱由舊稱的「北港進香」,改為「繞境進香」。
繞境的領域貫穿中部沿海四個縣,十五個鄉鎮,六十多座廟宇,全程約二、三百公里,分八天七夜,以徒步完成。在大甲媽祖進香遶境過程中,以「起駕」、「坐殿」、「祝壽」、「割火」、「插香」、「回鑾繞境」、「添火」等七項重點儀式掀起高潮,構成進香活動的「七部曲」。
「起駕」當天下午,誦經團舉行誦經、淨轎儀式後,將進香媽祖、千里眼、順風耳等先後請入轎內,大轎班人員於神轎四周護轎,哨角隊不斷吹起低沉莊嚴的號角聲,吉時一到,媽祖便起駕出發。
媽祖聖駕於第三天下午進入新港鄉,繡旗隊、三十六執事隊、哨角隊等,排列在奉天宮廟門前兩側,神轎於廟前依禮踏「大小禮」後,即快速衝入廟內駐駕「坐殿」。翌日清晨五時起,舉行傳統的祈福及「祝壽」典禮,儀式結束後,信徒爭相拔豬毛或用刀割取豬耳朵。
第四天晚上深夜舉行回駕典禮,傳統稱為「割火」,目前鎮瀾宮改稱為「交香」,由法師從奉天宮的香爐中,連續杓三次香火放入鎮瀾宮的小火爐內,然後放回香擔的小木箱,由法師貼上封條,完成「交香」儀式。
「插香」則是在大甲媽祖回鑾途中,媽祖神轎內備有小香爐,搶香者可依頭香、貳香、三香、贊香等順序,插香並膜拜祈願,又稱為「接香」。最後一天返抵大甲鎮後,隨即展開鎮內「回鑾遶境」,各地信徒如潮水般湧進市區,各陣頭及藝閣等綿延數公里,鑼鼓喧天,炮竹聲震耳欲聾。晚上舉行最後的「添火」儀式時,廟門深鎖,禁止閒雜人等進入,由誦經團主持人用長杓將香擔內的香火,添入宮內的各香爐中,完成此次的進香任務。
資料來源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8122303324
0 回應:
張貼留言